近幾年以來,非常多遊戲發行商在發佈新游戲時,都把預告片做的非常驚艷。然而,遊戲正式推出之後都會讓玩家們失望。那麽,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,而玩家們又是否該相信遊戲的預告片,這裏將會講解。
In-Engine Rendering
其實在遊戲圈子裏,這樣的文化已經持續很久,而最經典例子就是殺戮地帶2。這是一款在2009年推出的FPS遊戲,也是一款在PS3平台獨佔的遊戲。 該游戲在2005年的E3首次公開。當時預告片播出之後,不管是畫質還是角色動態方面,都讓在場的觀衆驚呆。沒想到在幾個月之後,網路上就出現了該遊戲的一些截圖,而這些截圖卻和當時預告片不符合。
隨後,玩家們以及遊戲媒體發現開發團隊利用in-engine rendering的技術去製作這部預告片,以便能讓整體的光線以及動態等等呈現得更完美。In-engine rendering的概念和製作CG的原理差不多,出來的成品都一樣。使用這技術的好處是它幾乎可以對每個畫面做調整。舉個例子,如果有一個畫面的鏡頭只專注一名角色的臉,那背後的團隊可以特地將這名角色的臉調到最精緻。除此之外,開發團隊還能添加一些特效,讓整個預告片看起來更為驚艷。
時隔4年之後,殺戮地帶2正式推出。這時,玩家們拿遊戲正式版和預告片做出對比。 在玩家們都以爲這部作品會翻車,遊戲卻給玩家們帶來了驚喜。殺戮地帶2不僅評價非常好,甚至在畫質方面也還原的不錯。雖然和預告片相比還是會有差別, 但遊戲某些部分卻做得比預告片還要好。
遊玩過程的實錄影片
除了in-engine rendering,還有著其他類型的預告片,那就是遊玩過程的實錄影片。實錄影片是在所有預告片最有說服力,畢竟它是從遊戲試玩中所截取下來的片段。然而,這些片段也會存在造假的可能性,畢竟觀衆所看到的那些實錄只是遊戲中的一部分。儘管這一小部分看起來做得非常好,並不代表整款遊戲就是那麼好。
擧個例子,游戲開發商會精心挑選精彩片段,以確保玩家們對該遊戲印象深刻。為了讓遊戲實錄呈現得更好,廠商也會在遊戲添加一些不會在正式版出現的東西,甚至有些更激進的廠商會把游戲效能調到超級高。近幾年以來,許多遊戲預告片在畫質方面都做的好,究竟游戲成品能不能達到玩家們的期望是另外一回事。
動畫宣傳
接著,游戲市場還存在另外一種遊戲預告片,那就是直接利用動畫來宣傳自己的遊戲。 最常見的就是暴雪旗下的鬥陣特攻。官方的鬥陣特攻的動畫做的非常出色,堪比迪士尼動畫。 開發商以這種方式宣傳遊戲預告片實際上是一個好主意。那麽爲什麽這種宣傳方法越來越普及化?
如今,電子遊戲文化在全球範圍內傳播,這也導致對遊戲製作感興趣的人數增加。 然而,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為遊戲巨頭工作,其他人更傾向於分享他們的想法,因此獨立遊戲越來越受歡迎。但遊戲開發最重要的方面是資金,沒有資金,這些團隊只能製作類似CG的預告來吸引大眾的眼球,而且這些預告是在沒有開發遊戲的情況下製作的。
現今,遊戲預告片和遊戲的實體有差距已經很普遍。但這不是一件好事,畢竟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。面對如此多的競爭對手和開發支出,對於遊戲開發者來說已經很不容易,所以最終成品達不到預期是不可避免的。